针对亚克力、LED灯盒去合模线难题,推出MSIY-30浮动主轴与限位刀自动化精加工解决方案。该方案通过机器人夹持浮动主轴,利用限位刀精准控制切削深度,自适应工件曲面,一次性高效清除合模线,杜绝过切与粉尘危害,大幅提升灯盒产品品质一致性,实现清洁高效生产,是灯盒制造业升级的首选方案。
MSIY-30浮动主轴与限位刀的灯盒塑胶去合模线精加工解决方案
在灯盒(如亚克力广告灯箱、LED标识等)的注塑生产过程中,合模线(也称分型线)是不可避免的产物。
它不仅影响产品美观,在后期喷涂和灯光照射下更会凸显瑕疵,降低产品档次。
传统手工打磨方式效率低下、一致性差且粉尘危害大。
本文介绍一种采用MSIY-30浮动主轴搭配专用限位刀的高效、高精自动化去合模线方案。
传统去合模线工艺的痛点与自动化需求
效率低下:完全依赖人手操作,劳动强度大,产能受限。
品质不均:打磨力度、角度全凭工人经验,产品一致性难以保证,容易造成局部过度打磨或遗漏。
粉尘危害:塑胶打磨产生大量细微粉尘,严重危害工人呼吸健康,不符合现代清洁生产要求。
成本攀升:日益增长的用工成本和管理成本,不断压缩企业利润空间。
因此,采用自动化设备替代人工作业,已成为提升灯盒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的必然趋势。
解决方案核心:MSIY-30浮动主轴 + 限位刀组合
该方案的核心是利用机器手(机械臂)或多轴平台夹持MSIY-30浮动主轴,
并装配特殊设计的限位刀,对灯盒塑胶件的合模线进行仿形铣削打磨。
1. 核心设备:MSIY-30浮动主轴
型号: MSIY-30
功率: 350W
额定电压: 220V
空载转速: 10000 - 40000 RPM (可调)
夹持能力: φ3.175mm /φ4mm / φ6mm 铣刀、砂轮等
浮动行程: ±5mm (典型值,可根据型号调整)
工作原理: 主轴安装在具有弹簧或气缸提供的轴向浮动机构上。
当刀具接触工件时,它能根据工件表面的微小起伏自适应地上下浮动,保持恒定的切削压力,避免刚性接触导致的过切或损伤工件。
2. 关键工具:限位刀(定刃铣刀)
类型: 双刃或多刃立铣刀,带有限位环。
材质: 硬质合金或高速钢,针对塑胶材料优化刃口。
关键参数:
切削刃直径 (D): 如φ3mm, φ4mm,负责切削合模线。
限位环直径 (D1): 略大于切削刃直径(如φ6mm),作为浮动支撑面。
工作原理: 限位环的作用是作为一个“导轨”或“靠山”。
工作时,限位环紧贴工件表面滑动,
确保切削刃的铣削深度被精确限制在合模线的高度范围内(通常仅0.1-0.3mm),从而实现只去除飞边而不伤及产品本体。
自动化工作流程
路径规划: 通过3D扫描或依据产品CAD模型,在机器人编程软件中精确示教或生成合模线的跟踪路径。
设备装夹: 将灯盒工件固定在治具上,MSIY-30浮动主轴安装于机器人末端。
自适应铣削: 机器人沿预定路径运动。浮动主轴在限位刀的配合下,
自动适应工件表面的曲率和波动,限位环确保切削量恒定,一次性高效清除合模线。
除尘清理: 可集成集尘管嘴,在加工源头吸走碎屑,保持环境清洁。
本方案的核心优势
(1)高品质与一致性:
限位刀精准控制切削深度,杜绝过切和欠加工,产品表面光滑无痕,良品率大幅提升。
机器人路径精准,确保每条合模线处理效果完全一致。
(2)高效率与低成本:
自动化作业速度远快于人工,可实现24小时连续生产。
一次性投入,长期回报,显著降低单件人工成本和综合管理成本。
(3)高适应性:
MSIY-30浮动主轴能完美处理灯盒常见的复杂曲面和微小高度差,无需为每种产品定制昂贵的专用治具。
通过更换不同规格的限位刀和调整机器人程序,可快速适应不同型号的灯盒产品,换线时间短。
(4)安全与环保:
将工人从繁重、有害的打磨作业中彻底解放,实现“无人化”生产。
密闭环境或配合集尘系统,有效收集塑胶碎屑,保护环境与员工健康,符合环保法规。
(5)易于集成:
MSIY-30主轴结构紧凑,重量轻,易于搭载到市面上主流的多关节机器人或三轴、四轴平台上,改造升级现有生产线门槛低。
总结
将MSIY-30浮动主轴与限位刀相结合,应用于灯盒塑胶件的合模线处理,是一项经过市场验证的成熟自动化工艺。
它成功解决了传统手工打磨的所有弊端,在提升产品品质、提高生产效率、降低综合成本和改善工作环境等方面表现卓越。
对于致力于产业升级、打造智能化无人工厂的灯盒制造企业而言,此方案是极具性价比和战略价值的优选。
姓名: |
|
手机: | |
备注: |
|
提 交 |